增加網站排名的祕密武器

2019-04-18 16:34:40.063

分類: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

Web Font網頁字型

想讓網頁美美的呈現在瀏覽者的面前,許多網站常常仰賴平面設計師來處理相關的圖文排版。然而,平面與程式設計之間往往又有一道看不見的鴻溝,讓已有想法的平面設計師們,不曉得該如何將概念在網頁上付諸實現,因此結果變成:把要展現的內容、字型、圖片,排完之後做成一張更大的圖片,然後將圖片丟到網站的頁面上。這種利用製作成圖片的方式來編排內容的方式,給了平面設計師最無痛的Solution,可以在許多中小型電商和使用CMS(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,內容管理系統)的網站中發現。另外,不想網頁永遠只有新細明體(現在流行起微軟正黑體),而想要運用更適合的字型來呈現頁面,以往的方式似乎也只有將內容先套用字型後再輸出為圖片一途。

儘管這種方式,可以不透過編寫程式與設定標籤來完成網頁編輯,但搜尋引擎並無法解析圖片中的文字內容,當網路蜘蛛無法爬出網頁中的內容時,這些內容就很難被關鍵字所連結。想想看,要賣一雙「會飛的鞋子」,但你的客戶卻沒辦法估狗這些關鍵字找到你的網站會是多麼可惜。

將文字做成圖片會增加網頁載入時的流量,甚至造成關鍵字與排名落後。

Web Font(網頁字型)技術,提供網頁設計時套用各種字型於文字上,並顯示給所有瀏覽網頁的人。仔細看看,包含本篇文章,所有iFontCloud網頁中的文字都套用了熱門的「文鼎UD晶熙黑體」,你依舊可以選取這些文字,不需要每增修一次網頁內容就得重做一張圖片。

Alexa.com網站排名的計算是以網站的使用流量、熱門度、互動率、曝光度等資訊為基礎,並以不同比重的加權總分作為排名。由於Alexa的取樣數量相當大,且主要參考依據為現今網路世界的主流瀏覽器(Internet Explorer、Firefox和Google Chrome…),因此一般仍被最廣泛用於評估網站的受歡迎度。

Web Font技術的使用在國外行之有年,根據Http Archive就Alexa.com的排名中的前一千大網站分析,到2013年為止有在首頁套用Web Font的網站是23%,到了2014年成長到43%,比例不少,是吧?Google Fonts更針對Alexa.com 2013年排名中的每一個頁面分析,發現:

前1M網站使用Web Font比例為46%

前10K網站使用Web Font比例為65%

前百大網站使用Web Font比例為73%

這些數據透露了一個訊息:越熱門的網站使用Web Font的比例越高。無論是為了選擇更適合的字型或是讓使用者經驗一致(RWD網頁可以針對不同的載具選擇不同粗細的字型,讓小螢幕上顯示的字不會糊成一團),Web Font在歐美國家也醞釀超過3年,從2013年開始有跳躍性的成長,明顯的證據是,Adobe Typekit分析了2014年8月份銷售額,排出美國十大汽車廠商,全部套用了Web Font技術。

那麼為什麼亞洲使用Web Font這麼少呢,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字數的差異。完成一套英文字型,包含了26個字母與各種標點符號零零總總也不過百來個字,開玩笑,我們常用的中文字就超過一萬了欸(突然覺得中文博大精深)!也因為這樣的差距,中文的Web Font無法像英歐文可以直接下載所有字型到瀏覽器上顯示,必須先分析網頁中的所有文字後通知WebFont伺服器,請伺服器只要傳這些字就好,這種技術我們稱之為文字的Dynamic Subsetting。

以iFontCloud的Web Font服務流程舉例:當使用者點了一個套用Web Font的網址,網頁中的JavaScript會分析頁面中所有的文字後通知Web Font伺服器,伺服器針對匹配的字型抓出對應的文字後,組成一份包含所有頁面文字的字型檔提供網頁下載並套用。這樣不論是在任何裝置上瀏覽網站,都可以看到裝置本身所沒有的字型。

在後台設定好標籤對應的字型,再將提供的JS連結放到網頁HEAD下即可。


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

文鼎DC黃陽尖魏

文鼎DC黃陽尖魏體是知名書法家_黃智陽教授,與文鼎合作開發的真跡書法字型;黃陽的字體是書法的專業技術與現代造形特質的新媒合,長時間逐字用心書寫與設計,使尖魏體突顯了瘦金體的利落美,結合了魏碑體的方折感,使字體的使用更具有文化意義與時尚氛圍!黃陽尖魏在設計時,加入中文排版裡「疊字」效果的巧思,黃智陽教授在書寫時,特意創作「相同字的不同寫法」,以展現書法中「不雷同」「不重複」的美感,讓黃陽尖魏更能呈現書法藝術的美感。

 

本影片透過Adobe Illustrator來呈現云康行楷TrueType(TTF)與OpenType(OTF)兩個字型格式的使用方式,分別演示疊字的選用、兩款拉丁字的造型設計,以及中文常用全型符號調和設計(Proportional)。

應用設計

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

文鼎DC香蕉人體

來自宇宙的香蕉人學寫字,慢慢地寫、緩緩地進步,他的字,有點呆、有點萌。這是文鼎字型與插畫家_香蕉人(林柏辰)合作開發的手寫字,所有字體的內容都是香蕉人手寫繪製,再由文鼎字型作數位化,產品同時涵蓋繁體中文、簡體中文。

 

手寫字體具有溫暖的感受,在數位化的過程中,我們思考傳統上數位字型的規格以及用戶的體驗,最終,將香蕉人體漢字定距字與調和字整合在一個字型檔案裡,使用者透過字型選單選擇適合情境的字型做應用。

 

本影片透過Adobe Illustrator來呈現文鼎DC香蕉人體的使用方式,演示漢字定距與漢字調合設計排版上視覺的不同。

應用設計

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

文鼎UD晶熙黑體的拉丁造型搭配

中文字體與日文字體同樣都有漢字、拉丁與假名,如果有留意日文字型產品,會發現日文字型同樣的一個字體家族,但有著不同假名、拉丁的造型設計做搭配。

文鼎UD晶熙黑體開發之初也規劃有這樣的設計,亦即晶熙黑體在拉丁的造型上,共有三種造型可供設計師選用,以繁體中文為例,字體名稱分別是:

1. 文鼎UD晶熙黑體HK

2. 文鼎UD晶熙黑體E1HK

3. 文鼎UD晶熙黑體AktivBHK

這三款字型的拉丁造型可以追溯回到原始的拉丁字,分別是AR Dori Sans、AR NewHebe Sans、Aktiv Grotesk;AR Dori Sans、AR NewHebe Sans是文鼎字型近年來在拉丁字設計的代表作之一,除了文鼎內部的字體設計師參與設計開發外,也力邀位於美國波士頓Font Bureau字體公司的總監David Berlow協助設計指導、監修;兩款原生拉丁字皆有自 Light-Ultrablack 9個字重,在與晶熙黑體漢字12個字重搭配時,設計師重新給予字重的設定,細修曲線、調整架構再加入必要的視覺修正,字重擴充至極細的Hair到極粗的Ultrablack(E1版),再依據視覺灰度給予最佳的寬度比例,讓中文漢字、拉丁字搭配出最佳的整體視覺效果。

 

拉丁符號的設計通常會有因應造型、字重而做視覺校正的處理,目的是為了排版上的美觀、舒適性而做。以AR Dori Sans /文鼎UD晶熙黑體HK的符號為例,在數字1和4就有在不同的字重上做視覺校正,經過視覺校正的字型有字高(Font Height)的不同,但隨著字重(Weight)加粗,數字1、4、6將差距會縮小。

文鼎UD晶熙黑體,拉丁以AR Dori Sans做搭配,整體呈現出幾何、工程、現代的氛圍,具有Medium-Heavy共五個最常使用的字重,適合在數位顯示環境下使用,在中文顯示各分句之間停頓的逗號(U+FF0C),設計師簡化漢字逗號的造型,在這裡嘗試著做大膽的簡化設計,閱讀時營造出簡潔時尚的視覺感受。

    文鼎UD晶熙黑體HK排版展示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嘉義美術館以文鼎UD晶熙黑體HK做為指示標識用字/角白設計

 

文鼎UD晶熙黑體E1HK,拉丁以AR New Hebe Sans做搭配,整體呈現出經典、傳統、雋永的氛圍,適合使用在書籍排印完整產品共有12個字重可供選用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鼎UD晶熙黑體E1HK排版展示

 

文鼎UD晶熙黑體AktivBHK,是晶熙黑體的漢字與英國合作夥伴Dalton Maag 公司的Aktiv Grotesk 進行搭配後的字型產品,共有繁體中文+香港字符集、簡體中文、日文三個語言,每個語言各四有個字重,旨在將晶熙黑體的簡潔與AktivGrotesk乾淨利落加以整合,感受上均勻平穩,視覺連貫而有當代感。文鼎UD晶熙黑體AktivBHK獲得國泰航空選用做企業字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TPOGRAPHY 字誌 選用文鼎UD晶熙黑體AktivBHK做為內文用字

 

搭配著不同拉丁造型的晶熙黑體產品,這樣的整合設計罕見於中文字體上,讓設計師們在字體使用時,多了不同設計情境字體選用上的彈性。